集思未来由毕业于国际知名大学、具有家国情怀的归国留学生创立。自2016年创立以来,集思未来以服务国家人才战略为使命,充分利用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国际化高水平教育与科研资源网络,借鉴全球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通过设计和组织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研究导向型课程,服务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阶段的中外人文交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届生国际升学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及青年教师国际化教学发展。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创新人才培养要求,集思未来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凝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和力量,集国际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国内外高质量教育资源对接、师资培训、活动策划、项目实施为一体,致力于服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0
一、顶尖师资团队 更专业的科研学习 由美国常青藤大学、英国G5、欧亚名校、中国双一流高校知名教授、研究员,金融及科技行业高管等组成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跟随名师展开研究与学习的机会;同时,特别设立学术委员会,保障教学权威性。 二、完整教学体系 更全面的学科覆盖 项目内容涵盖15类一级学科、65类二级学科,1000余门课程和项目;单学科由浅入深,建立完整教研和教学体系。 三、项目制学习 更高效的衔接未来 将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方法融入研究过程,通过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的能力,有准备地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研究。 四、服务经验丰富 更有效的助力申请 多年专注科研教育,仅2020年度内已服务学生超11,000人次,累计产出2000余篇学术论文。通过推荐信、论文及学生个人值得分享的研究经历等项目成果,全方位助力升学及留学申请。 五、IPQ认证机构 更多元的项目成果 牛津AQA国际考试局官方授权,为中国学生提供IPQ (Independent Project Qualification)认证,提升研究能力。集思未来同时经牛津AQA考试局官方认证,成立国内首家IPQ学习中心。

集思未来目前拥有超1000位导师,这些来自美国常青藤大学、英国G5、欧亚名校、中国双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研究员以及金融、科技行业的高管,与我们一同打破地域与校园的界限,为学生带来优质的科研机会。 Prof. Patrick Baert:剑桥大学社会学终身正教授,P.B.导师现任剑桥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拥有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全球知名学府,包括布朗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PB.导师现任ESCl收录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Springer)主编,同时担任SSCl收录期刊CurrentlySociology和多家知名期刊编辑。他的论著被逐译为十余种语言,获得了相当高的国际声誉。 Prof. Francis Stee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主要研究大众传媒如何Francis导师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学终身教授,利用语言、图像、手势和情感塑造多模态信息,对公众思想造成影响,形成复杂综合的现实模型,重点关注新闻如何参与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推理过程,以及如何干预和控制未来。Francis导师参与了多项交又课题研究计划,目前是国际新闻数字媒体图书馆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收集了共计20余万档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注释数十亿字,记录事件可追述至水门事件听证会,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档案价值。

集思未来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拥有8个分部、18个代表处,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匈牙利、澳洲和北美设立了6个全球联合科创人才培养中心。此外,集思未来与国内外高校和国际化企业合作,设有2个校级联合研究中心和3个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立去中心化、无边界、非营利性的交流平台,赋能国际教育行业合作伙伴,创建多层次综合性交叉学科(绿色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创新实践平台。

集思未来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下一代面向未来、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一愿景,依托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及自主课程开发能力,为学校和学生提供高质量、国际化、研究型、多学科交叉课程和产品。大力推进高水平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和人文交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养下一代面向未来具备国际胜任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集世界英才,思民族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稳中求进向未来!
